在鉛酸蓄電池生產工藝過程中,需要對生電池進行充放電,這一過程簡稱化成。目前,蓄電池行業的生極板化成有兩種工藝,一是極板外化成,這種工藝化成時間短(大約24h左右),在化成時會產生大量的酸霧,對環境污染很大;二是電池內化成,這種工藝產生的酸霧較少,但化成時間較長,最長近100h,最短的也要70h。為減少化成工藝對環境的污染,內化成工藝成為目前電池行業重點關注和研究的方向,但由于其化成時間長的弊端,嚴重地限制了內化成工藝的應用效果,成為內化成工藝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八馬蓄電池
在電池內化成行業一直采用的是以恒流恒壓為主、三充兩放的傳統工藝,其中主要的工藝設備為鉛酸蓄電池化成充放電設備,設備的主體框架結構如圖1所示。該裝置的電路部分主要包括由六只可控硅組成的整流器,在整流器輸出正端串聯L電抗器,和兩組接觸器KMl、KM2 ;其工作原理是:當設備對蓄電池DC充電時,充電的電能從交流電網經可控硅整流器、電抗器L、接觸器KMl閉合流向電池DC;當蓄電池DC需放電時,接觸器KMl退出閉合,KM2閉合,經電抗器L、可控硅整流器流向電網?,F有充放電裝置所使用的充放電主回路,在充電時不能很好地解決化學極化、濃差極化、溫升和析氣等問題,不僅影響了電池的質量,而且無法解決化成時間長的問題。同時,傳統的內化成工藝模式無法解決充電電流波形對電池內化成質量的問題,嚴重地影響了電池的化成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內化成充放電設備存在的內化成時間長,化成過程中電池溫升高,化成質量不穩定的弊端,提供一種蓄電池內化成充放電裝置和充放電設備,在不改變電池原有配方情況下,可極大地縮短內化成時間,提高化成后的電池容量、充放電次數、電池的使用壽命及電池配組比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種蓄電池內化成充放電裝置,包括電源單元、脈沖信號產生單元、信號隔離放大單元、IGBT功率單元和反饋單元;所述電源單元為裝置中其它各單元電路提供工作電壓;所述脈沖信號產生單元連接信號隔離放大單元,經隔離放大的脈沖信號輸入IGBT功率單元;所述IGBT功率單元包括充電電路、放電電路和調節電路,充電電路對蓄電池進行充電,放電電路對蓄電池進行放電,調節電路根據蓄電池的充放電狀態對蓄電池進行放電,脈沖信號分別控制充電電路、放電電路和調節電路的導通;所述反饋單元連接脈沖信號產生單元,用于采集蓄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參數,脈沖信號產生單元根據采集的參數控制脈沖信號的疊加組合輸出。
進一步地,所述脈沖信號產生單元包括一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對輸入的脈沖信號進行疊加組合,輸出充電脈沖信號、放電脈沖信號和調節脈沖信號。
更進一步地,所述充電電路包括第一開關管Ql,第一開關管Ql柵極連接充電脈沖信號輸出端,源極和發射極分別連接充電電源和蓄電池;所述放電電路包括第二開關管Q2和放電電阻RX,第二開關管Q2柵極連接放電脈沖信號輸出端,源極通過放電電阻RX連接蓄電池;所述調節電路包括第三開關管Q3和反饋電阻R9,第三開關管Q3柵極連接調節脈沖信號輸出端,源極通過反饋電阻R9連接蓄電池;第二開關管Q2和第三開關管Q3的發射極接地。
更進一步地,所述反饋單元包括溫度采集電路,溫度采集電路連接脈沖信號產生單元。
更進一步地,所述反饋單元包括電流、電壓采集電路,電流、電壓采集電路分別連接脈沖信號產生單元。
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蓄電池內化成充放電設備,包括強電系統和弱電系統,所述強電系統包括電源供應模塊、充放電轉換模塊和上述充放電裝置,所述電源供應模塊、充放電轉換模塊和充放電裝置依次連接,所述弱電系統包括控制驅動電路、溫度傳感器、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控制驅動電路分別連接電源供應模塊和充放電轉換模塊,溫度傳感器、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分別連接充放電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弱電系統包括微處理單元,所述微處理單元分別連接控制驅動電路和充放電裝置。
更進一步地,所述弱電系統連接PC上位機,所述PC上位機與微處理單元連接。八馬蓄電池官網
更進一步地,所述電源供應模塊包括電源變壓器、三相整流逆變電路和PFC校正電路,電源變壓器、三相整流逆變電路和PFC校正電路依次連接,三相整流逆變電路連接控制驅動電路。